

金仙寺在慈溪市东南鸣鹤镇。背靠禹王山,面临白洋湖畔。湖光山色,环境幽静。有公路可直达寺院山门。 寺初建于南朝梁大同间(公元535-545年),名精进庵。唐乾元间,福林智渡禅师住锡于此,改名福林。宋治平二年(1065年)。因白洋湖又名金仙湖,赐额为“金仙禅寺”。明天启、清康熙年间经过重建和扩建,成为浙东一名刹。道光十五年、同治元年两次毁于火。同治十二年由住僧募资复建。旧有静观楼、望湖楼、欧飞阁诸名胜,及元云噩《泰上人舍田碑记》、米芾书《金仙寺碑》等,惜早已湮废。 民国十八年(1929)我国近代高僧太虚大师的法嗣亦幻法师任金仙寺住持。翌年,弘一法师云游至此。此后又...